淘宝网cpu风扇多久换(换一个cpu风扇多少钱)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cpu风扇多久换,以及换一个cpu风扇多少钱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擦亮眼睛,可别被销售忽悠了!给处理器散热的经典选择并未过时

在装机前相信多数消费者都会求助朋友或自行上网查资料,确定配置单。可是你去线下或线上装机商店的时候,销售人员总会给你很多的“建议”,这其中就不乏忽悠、偷换概念的情况出现。

说个比较常见的,由于电脑硬件产品更新换代频繁,所以很多硬件也就成了销售口中的“过时产品”,想让你更换成价格更高的“最新产品”。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款常见的“过时”产品,其实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依然是大家装机的不错选择。首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处理器散热器。

水冷人气虽高,但性能不一定比风冷强

目前市售的散热器中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选择,两者的散热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介质将处理器发出的热量传导到散热鳍片上,通过风扇将其快速排出。只是风冷散热器用的是热管内部的介质相变而水冷则是使用冷却液。

之前玩家主要使用的是风冷散热器,水冷因为价格偏高一直是高端玩家之选。这几年随着大量厂商开始进入一体式水冷市场,其价格被迅速地打了下来,如今140元左右就能买到120mm一体式水冷,不到200元也能入手240mm一体式水冷。

曾经高端的一体式水冷如今竟然如此便宜,再加上炫酷的灯效,于是近期其热度一直在提升,风冷散热器自然容易成为部分人口中的“落伍”产品。其实就性能而言,一体式水冷并不是天生就比风冷有优势。散热器性能的强弱主要由其散热鳍片的面积大小来决定的,要知道主流的单塔4热管风冷基本就可以和大部分120mm水冷的性能相当,甚至不弱于一些入门级的240一体式水冷。双塔风冷的性能不仅不逊色于240mm一体式水冷,在一些入门级的360mm一体式水冷面前也不会落于下风。

与此同时,风冷散热器的价格更低,在使用中还没有噪音、漏液的烦恼,因此依然是玩家高性价比的使用之选。

产品推荐

九州风神大霜塔

 

九州风神大霜塔在玩家中可以说是人气非常高的一款产品,该产品拥有硕大的双塔体设计,散热面积达到7200平方厘米,再加上6热管、纯铜镜面底座、双PWM风扇的组合,解热功耗达到了220W,特别适合与高端处理器搭配使用。虽说产品体积较大,但是158mm的高度可以轻松兼容主流中塔机箱,126mm宽度以及43mm避空确保不会影响到显卡和内存的安装。

如今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又有了大霜塔V5、大霜塔PRO等产品,使得九州风神大霜塔的价格也降到了不到150元,非常的划算。

利民FC140冰封统领

 

 

要应对发热量相当可观的高端处理器,又不想用水冷散热器,那就可以考虑一下利民FC140冰封统领。产品在140mm×121mm×158mm的机身尺寸下,体积相当庞大,当然也能兼容160mm以下高度机箱的安装。

在配置方面,产品采用了精工微雕铜底,确保和处理器表面能紧密结合。5根8mm热管,具有相当优秀的热管道效率,和散热鳍片之间采用了回流焊工艺进行连接,散热总面积达到了10300平方厘米,再加上可提供180CFM总风量输出的一大一小TL-C12 PRO-G和TL-D14X两把风扇,解热功耗达到了275W。

九州风神玄冰400幻彩V5

 

至于百元以内的风冷散热器,那就绕不开九州风神玄冰400。玄冰400幻彩V5就是这个系列的第5代产品,其在用料、做工方面都进行了升级。产品依然是4热管的单塔单风扇方案,整体尺寸为125mm×92mm×150mm,官方标称拥有220W的解热能力。在散热鳍片方面,产品边缘为折FIN工艺,热管与鳍片之间则是采用了穿FIN的工艺。产品采用了4条纯铜镀镍热管,不管是在顺重力还是逆重力的使用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同的热传导性能。

当前九州风神玄冰400幻彩V5的日常价也就80元左右,是玩家为中端甜品处理器散热的不错选择。

双塔CPU散热器的风扇位置,你装对了吗?

随着目前整机功耗越来越高,机箱风道、单塔散热、双塔散热、水冷散热成了很多玩家难以抉择的问题之一。如果你的预算充足,又不准备使用四、五年时间,对可能出现的漏液问题不在意,那么可以从容选择240、280、360、480、甚至是双层夹汉堡散热器(指的是VK GL36W)。

如果你和博主一样,喜欢静音,有空闲时间给主机清灰,且预算比较吃紧,更偏向使用安全的话,双塔CPU散热器无疑成为你唯一的选择。

面对高热量散热需求,水冷散热器已经逐渐普及双层夹汉堡的形式。让喜欢风冷的博主再次回想起,第一次接触双塔散热器时,往往会分不清风扇应该如何安装的问题。

不禁好奇:双塔散热器的风扇直吹,是唯一的方式吗?双风扇对吹,是否会提升散热效率?三面双风扇,不同的位置是否会影响散热表现?

借于这个思考,于是有了上手一测的想法。按照双塔散热器的空隙位置,我暂时将其分为左中右。那么双风扇就3有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左+中、左+右、中+右。

按照进出风向的不同,又可以继续细分。首先安装主流安装方式,一般是左进风+中出风,或者是中进风+右出风,我们暂且归类为一组,对比来看,两者温度基本一致,最高单核温度为91℃。

反之,右进风+中出风最高的三个核心都达到了96℃,而中进风+左出风最高单核只有92℃。

看完左右直吹,再看对冲组,因为用的是增压扇,能明显感觉到散热鳍片对冲产生的强风,左进风+中进风对冲散热效果非常差,四个核心都达到了97℃,而中进风+右进风对冲散热数据和上一组的中进风+左出风表现相同,三核心均为96℃。

测试到这里,博主心里已经有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夹汉堡方式的对冲散热,在本次测试中的双塔散热器实测表现中,并没有起到任何加成效果;风扇相邻安装的散热效果要大于风扇相间安装。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个结论,博主又加了一组左进风+右进风对冲实测实验,以此来证明风扇是需要足够的散热空间。

在风扇对冲散热空间充足,相同测试条件、相同测试时间下,后者的温度表现大有提升,从最高的97℃降至最高93℃。但对比左右进风直吹的方式,还是略有差别。

确定风扇需要空间的结论后,我们再次按照风扇位置,补足左进风+右出风的组合,实测表现结果:左中相邻进风和左右相间的最高三个核心温度实测表现一致,均为91℃、90℃、89℃、

不过在第四个核心温度表现上,左进风+中出风为88℃,而左进风+右出风为89℃,有了一度之差,有了输赢。

对比相反风向,右进风+左出风的组合比右进风+中出风的三核心96℃要低了4~5℃,反而是风扇左右相间的散热效果大于风扇相邻的散热效果,非常有趣。

为了排除安装误差,博主这边借助第三把风扇,从风扇扣具位置上进行比对,尽量保证水平一致。

至于风扇转速误差问题,博主使用散热器附赠的一转二、或以CPU FAN + SYS FAN组合单独接线,同时再BIOS中确认过风扇转速均为一致。

最终几轮测试下来,结果保持一致:我猜想的夹汉堡对冲散热方式,在散热鳍片很薄的情况下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大量风能因为对冲导致浪费,最终表现甚至不如正常的直吹方式散热。这种对冲式散热,是否可以达到最佳利用率,可能还要考虑不同的风扇转速和散热鳍片厚度。

而风扇相间方式安装,还是相邻安装,可能要看CPU不同核心的体质情况,毕竟双塔散热器,要么左右位置、要么上下位置(主板供电散热、M.2散热和PCIE显卡插槽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这种安装方法几乎绝迹)。

所以总结来看,还有更多可以探讨优化的地方,毕竟本次测试并不严谨,一方面是专业设备,另一方面可能会有:软件测试误差、散热器左右导热效率变量、手动截屏误差以及散热风扇高度对齐误差(已最大降低测试误差)。

最后交代一下本次的测试环境和测试方式:室温28℃,开放式机架,更换风扇位置, AIDA64软件FPU三分钟拷机测试截屏。

测试平台:本次测试的散热器选用超频三新品G6征服者CPU风冷散热器,京东自营店6.1下单,拿了个190元的最低价。

这款型号有黑白两个版本、喷油和电泳两种表面处理工艺,对比同价位的其他产品,更推荐G6 白色电泳工艺版本,高低厚薄喷涂均匀,且外观效果更好,有更高的耐用度。

当然,如果收到的是不喜欢的版本,可以找客服申请退换货。

除此之外,这款双塔结构散热器在外观上少有的给了信仰顶盖,让它看起来更有质感和档次。

安装风扇整体尺寸为130(L)*137(W)*156(H) ,体积偏中等,安装起来没多少难度。

散热器的配件包提供Intel和AMD最新平台的散热扣具,以及一根一转二的风扇同步线,一支EX90导热硅脂(够用很多次)和安装说明书等。

散热设计上,两把13cm大尺寸增压风扇,转速为400~1600RPM,低负载运行时非常安静。风扇背面设计了10根45°倾斜肋条支架,可以起到增大风压,增强风力的效果,实际对冲测试时,风量惊人比吹风机都猛。

在铜底设计上,这款G6征服者采用六根6mm粗的逆重力热管,平放和侧放都不会影响散热效能,官方标称最大可以支持285W的13900K处理器满载运行。

本次风扇测试中,搭配13900K处理器+BIOS 104微码可以负压0.18V使用。

可以做到CPU 1.16V、 207W、单核最高91℃,三分钟FPU拷机过测。

整机测试上,3DMARK的Time Spy 20圈压力测试,也可以以99.4%通过,稳定方面不需要担心。

搭配RTX 2060显卡《全面战争:三国》测试,4K分辨率下平均帧数可以跑到79帧。

另一款老游戏《地铁:离去》,可以轻松飙到200帧左右。

《原神》简单跑了下可以60帧流畅玩。

主板本次测试用的是一款号称B760内卷王的技嘉B760M魔鹰WIFI主板,PDD卷到700元左右,9相供电可以完美兼容13600K处理器,本次测试属于吕布骑狗,220W时VRM就高温罢工。

这款主板提供了D5双内存插槽,最高支持DDR5 8000MHz内存使用,搭载最新的PCIE显卡易拆卸和M.2 SSD免螺丝安装设计,是我喜欢并入手的原因之一。

PCB的黑红配色非常复古,和精粤的H610M-VDH主板如出一辙,说不清楚他俩到底谁抄谁(连供电都一样,都是9相)。不过毕竟是御三家,主板为6层PCB,同时也照顾到了光污染玩家,左下角的黄色音频隔离灯带,可以发红光。

除此之外这款主板还提供了Q Flash Plus免U更新BIOS的功能,售后提供一年注册延保,等于保修四年,还可以再注册个一年换新,最近又开通了个人直送服务,可谓Buff叠满。

最后就是接口方面5个Tpye-A+ 1个Tpye-C,2.5G网卡+WIFI5无线网卡足够任何环境的家用条件。

内存用的是金士顿 DDR5 7200MHz 2X16GB无RGB版本,时序CL38-44-44 XMP电压为1.45V,海力士A-die颗粒。手动超频到8000MHz,读取为118G、写入为100G、复制为105G,延迟63ns。

这一代技嘉内存超频没的说,如果是自动XMP超频,可以拉到DDR5 7800MHz,开启技嘉独有的D5黑科技技术,性能表现甚至超过了DDR5 8000MHz,读取为118G、写入为110G、复制为116G,延迟60ns。

晚点有机会整理一下技嘉D5内存超频教程,有感兴趣的朋友别忘了关注,本次内容就到这里,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