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僧服大全(芭黎僧服)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春色渐浓,展会也逐渐临近。

汉地朝代,君王贵族,皆以黄,红为正色,代表君王之威,是为国之大色,代表一个国家的风范。

附记:北京联合大学王楚宁老师绘制寺院分布图及核查资料,谨致谢忱!

至于为何不将海青列为法服嘛?那是因为海青是中国制式的衣服,并不在三衣之列,虽然它常在法事场合穿着,但是也不宜将它列为佛制的法衣。

精致清爽 透气防臭 轻便舒适 耐磨防滑

2023年5月12-15日(共4天)

佛陀随即教导众僧,从树皮,树根,各种花枝中提炼染色。并且严格规定不许用如“黄,赤,青,黑”这样的单一纯正色,更不得使用印度世俗之人所用的单一白色,而是要用所谓的“坏色”(非单一纯正颜色)。

长褂,又称长衫,是根据古代的斜领常服变化而来,在斜襟上割截成小块,作为福田衲衣的象征。出家人外出时多穿长褂。颜色也多同小褂和中褂。

这一规定常常引得僧人们不明就里,制衣常常以正色为主,可令衣物鲜明亮丽。

佛陀将其取名为“三衣”。且规定从此以后,比丘穿着不得超过三衣。

焰口法会时,主法法师头戴毗卢帽(摄影:卢鹏宇)

图 4-1 开化寺西壁佛像(2017 年北京大学塞克勒博物馆“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展,作者摄)

“这穿戴之法,实在有失僧人的威仪,更是犹如累赘一般。”

苏州王记梅花工艺刺绣庄,始创于民国18年(1929年)是一家苏州本地的,专业设计制作寺观庵堂庄严刺绣,僧衣袈裟,神袍法衣的匠心店铺。

图 4-4 岩山寺东壁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108)

隆冬之时,中华不同于印度,尤其北方,接近零下几十度。即使身穿“三衣”却仍旧无法抵御严寒。

“僧人心理不随横流迁变(利人的宗旨,不变为自利),能为洪涛倒峡中作砥柱。然虽世人不识此无言之至教,而认为横流中之障碍物,而我终不随人欲变。我不变之方针,要砥柱天下人的贪污心,我终不为贪污而变更其心,犹如夏日,虽为众人之所嫌,而日终不因人嫌变热而为凉,一任他人说不识时务,执迷不悟。而我只知佛教宗旨在挽回人的贪心,不随人贪而贪,是化导众生,不被众生化。若佛教随流被众生化者,不为识者之所鄙视,不为龙天之所消灭,更待何时乎?

广胜寺下寺前殿两铺明代壁画《炽盛光佛佛会图》和《药师佛佛会图》,创作时间约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或稍后[17]。

老和尚说:“梵语袈裟,华言坏色,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种,并一里衣和下裙。印度用三衣裙就是我们此土的衣裤。此衣裙随身,睡以为被,死亦不离。佛说法在印度,气候暖,中国气候冷,所以内穿俗服,不准彩色,将俗衣染成坏色。如做佛事外搭袈裟,袈裟便不常着,看为尊敬了。宋、金、元朝代把汉衣改了,僧人至今未改,汉衣成了僧衣,故说这个大领衣就是坏色衣。若说划清界限,就不要改,若将大领衣改了,则僧俗不分了,就是僧俗界线分不开。”

古代僧人的常服有很多种,这里选几种有代表性的常服稍作说明,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35]北方的西夏王朝,都城兴庆府所在地银川宏佛塔与山嘴沟石窟的佛教绘画,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中出土的佛画,其中的佛衣和菩萨衣,为两种形式并存。大同下华严寺中已被毁的海会殿,原殿内18尊辽代石质造像,现藏大同市博物馆,也为两种形式并存。

(二)宋代寺院

[31]现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古人类学博物馆(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佛陀时代,寒冬之时。佛陀与其弟子即在各方讲经弘法。此时,正是印度的隆冬时节,僧人们一到晚间常感到寒冷难耐。

图 2-4 兴化寺中殿南壁七佛之一(《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190)

为什么虚云老和尚要拼命保留这一领沿袭汉服特色的大衣?为什么在僧人的服饰上保持祖制是如此重要?守培法师在《僧服是无价宝》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圆领方袍”之僧服无上珍贵的意义:

原来,这一规定,早已道尽佛之风骨。

(多种颜色的袈裟)

图 6 ˉ 宋辽金北方与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和菩萨衣(作者绘)

“一袭僧衣,尽显佛陀智慧本性。”

图 6-2 钟山石窟主洞佛像

B7T007

接下来,佛陀一番教导,一番规定,竟引得后世后代僧人顶礼赞叹。

图 2-6 善化寺大雄宝殿西壁佛像(2017 年国家图书馆“传承与保护”山西寺观壁画资料展,作者摄)

图 3 ˉ 唐以前的覆肩袒右式佛衣

展览地点

此时的时代,正处盛世。此时的佛教,更受王权贵族所推崇,达至巅峰。一位僧人的身份地位甚至胜于王权。

不仅上至君王不能接受。下至百姓,更是不以允诺。

和尚一词在梵文中是”upādhyāya”,翻译成中文时,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译名。音译名有邬波遮迦、邬波陀耶、郁波弟耶、优婆陀诃、捂波驮耶、捂婆地耶等;意译名有”亲教师”、”近诵”、”依学”等,到了东晋鸠摩罗什又译成”力生”。总之在当时,各种译名没有统一。

“即今民国以来,男女的衣冠,朝更夕变,而我等僧服仍然如故。这不变的圆领,是二千年前的古物,如此长远不变的稀奇少有,故我谓之无价宝。又我非宝此圆领方袍也。以此衣之不变者,非衣不变,乃因我利人之心不变而服亦不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