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52度浓香型酒价格表和图片(杜康52度酒价格表清花)

不过,这一群体除了更注重品质、性价比等以外,在概念创意、工艺创新、风格融合、造型设计等方面更加关注。反映在白酒消费上就是追求“时尚潮流”“轻奢格调”“智能、个性”等,这就为光瓶酒选择上赋予新的标准和“玩法”。所以,在未来要做好光瓶酒,就必须注重在创意和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创意打造与众不同的产品,塑造产品个性化,实现差异化竞争。

豫酒中也有几个金花变银花的名酒,总共有三款,而且每一款都是国家级名优酒。这三款酒就是宋河、宝丰和张弓,不得不说它们确实没落了不少。

彩陶坊 地利(70°+46°陶香型)

尖庄的酒花浓郁,慢慢消散。从酒的香气来看,有明显的粮食香和糟香。入口绵柔,口感非常顺滑,没有刺激辣感,性价比非常高,是名副其实的老百姓口粮酒。而人们往往看重的是五粮液的高档次白酒,所以尖庄酒主要流行在老酒友圈子里和四川市场。个人觉得,尖庄酒对得起它的价格,有基本的五粮液酒风格其实可以满足平民百姓的需求。

陶香酒的特色就是不挑人,其味道介于浓香和清香之间,即便是喝惯了清淡酒的朋友也能适应它。

此酒不仅酒质优秀,工艺更是与茅酒同宗。因为其酿造人李长寿是原茅台酒厂副厂长、酱香之父李兴发唯一的儿子,以及茅酒“科学勾调工艺”的传承人。当年李兴发发现“酱酒三大典型体”的事迹响彻了整个白酒行业,他凭借自身超高的酿酒工艺更是成功解决了茅台酒厂的酒质危机,成为了茅酒厂的英雄人物。

酒精度:酒体46%vol+酒头70%vol

酒精度:50%vol

这是一款来自河南的小众香型白酒,在全国内名气虽不如同省份的杜康酒,但在当地的客宴上十有八九都是它的身影。

而其最令人舒适的是其“酒头+基酒”的葫芦形设计,宴请时难免大家的度数要求不同,这种可以“自行勾调”的饮酒方式一方面活跃了酒场气氛,一方面也是顾全大局,何乐而不为。

仰韶 彩陶坊 人和

如果市场规模的逐年扩大和价格提升,给光瓶酒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地想象空间,那么“新国标”的实施则给光瓶酒带来了进一步规范,让其在品质上有了一个整体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打破消费者对“光瓶酒就是酒精酒”的固有认知。

关于豫酒的这些金花,我以前也写了不止一篇文章去了解他们,有兴趣的可以翻看我以前的文章。今天我就来说说在后来金花银花评选中,这些被评为豫酒银花的名酒。

酒精度:50%vol

古井贡酒 年份原浆 古5

②茅台王子酒(酱香型)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下河南酒桌上出现最多的5款酒,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但各个都是优质好酒。

分析指出,2022年三季度六家名酒上市公司营收在白酒行业占比超过83%,净利润在白酒行业占比超过91%,显示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当前,除茅台之外各大名酒的去库存进程还未终结,原有的库存加上疫情以来造成的消费场景受限、消费力下滑,令名酒不敢贸然亮出涨价的招牌。分析认为,2023年春节很大可能是除了茅台等少数名酒“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多数名酒和地方酒可能仍将延续2022年9月中秋期间的降价促销策略,而且春节期间的促销力度可能将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彩陶坊的出现,带来了独属于河南白酒的香型——陶香型,结束了河南白酒没有自己香型的时代。

①青花汾20(清香型)

近些年“酱香热”四起,全国的各个酱香品牌纷纷涨价,这款优级的大曲坤沙酒能坚守品质的同时还不涨价,算得上是难能可贵。

每个喝酒的河南人,不管多少都能说出来关于鱼头酒的顺口溜,可要问河南人在酒桌上喝什么酒,这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沱牌舍得 舍之道

笔者也是最近去成都玩了一段时间才恍然大悟,真是刷新了我对川酒的观念,经常出现在当地人饭桌上的居然是这4款,虽然颠覆了我的认知,但确实是纯粮好酒。

这五款白酒,不管是自饮还是送礼待客,都不失面子,因为其酒质以及包装都相当出众,特别是仰韶彩陶坊人和,采用了独特的、能够自行勾调的酒品,老酒+主体酒后的白酒味道和饮用感受,都相当绝妙。

也就是说,白酒要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不得添加调香剂和食用酒精。一旦使用,便是调香型白酒,归类为配制酒。很明显,在白酒新国标影响下,以后的光瓶酒市场将开始向品质看齐,那些影响行业发展的低质光瓶酒将被淘汰出历史舞台。

古井贡酒,是安徽亳州的特产大曲浓香名酒,素有“酒中牡丹”美称,同时也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

如果将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诞生的“四大名酒”——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看作光瓶酒的起点的话,因为它们曾都以光瓶示人,那么,70年里光瓶酒的发展可以说起起伏伏,一直在“主角”与“配角”之间反复切换。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光瓶酒自2013年起,每年以13.8%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也从2013年的35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88亿元。预计2022-2024年增速可达16%,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除了在市场规模上的持续增长外,在价格层面上,光瓶酒也在不断提升。上世纪80年代,光瓶酒的价格平均在1-1.5元之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其价格也逐步提升,但最高时也只是普遍集中在30元左右。

对于光瓶酒的涨价,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行业内“量跌价升”产业周期影响所致。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合计产量为715.63万千升,比2020年减少了25.07万千升,已连续五年萎缩,相比2016年整体萎缩了47.32%。所以,在产量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涨价也就成为不是唯一但最好的选择。

上世纪,在中国白酒市场中光瓶酒是市场绝对主力。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际交往的密切,光瓶酒已无法满足大量的政商接待、商务用酒等高端白酒消费场景,在此背景下,众多酒企重心从光瓶酒转移到了高端盒装酒,如国窖1573、青花郎、水井坊等大批影响行业走向的高端、次高端产品都诞生于此背景下。

之后,高端产品一路发展成为了白酒市场中的中流砥柱。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端产品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其中泸州老窖中高档酒类依托国窖1573,2021年实现营收184亿元,占集团89.12%的总营收,毛利率为90.34%。而光瓶酒则由于售价低、利润少、重渠道等原因,被认为拉低了酒业的价值底线,逐渐被一些名酒所“抛弃”或“边缘化”。

当然,名酒的“回归”也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光瓶酒的市场竞争。除名酒企业外,今年早些时候,叙府酒业也推出了经典白盖产品,定价99元/瓶。7月初,金徽酒新品金奖金徽上市,连发三款新品——金奖1988、金奖1993、金奖2018,价格分别为每瓶68元、98元、158元;此外,此前已经面市的江小白十周年特别版金盖、小方瓶酒业标价88元/瓶的八达岭银盖、古井贡酒重磅推出的古井罍酒以及光良59、53度的瓷汾、椰岛旗下的粮酱、一担粮旗下的怒放的生命·金瓶等产品的单瓶价格均定在百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