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琳“淘”出辽宁淘宝村2016年7月10日淘宝网tao800

在《辽宁日报》改版问卷调查中,“本报调查”成为读者最关注的版面之一,该版内容涵盖我省、经济、民生等多个方面,记者调查全面,思考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方面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淘宝第一村为什么要“藏”起来呢》这篇就引来多方关注,有电子商务行业人士学习和合作的需求,有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也有新闻同行的“羡慕嫉妒恨”……那么问题来了,黄琳是怎么发现辽宁淘宝第一村的?她又是怎么做好本报调查的? “发现淘宝村这个线索,纯粹是‘搂草打兔子’。 ”黄琳说,自己采访时有个“毛病”,除了采访主题外,还愿意跟采访对象多聊聊“闲天”。大年初七,她到海城区西柳服装市场采访,这是安排的“动作”。因为她写过一篇本报调查 《辽宁特色产品闯滩电商市场要过“三关”》,所以就多问了几句关于当地发展电子商务方面的“闲话”。 “西柳旁边有个村,年轻人差不多都在开网店……”采访对象一句话,让黄琳有种挖到金矿的感觉,乐得一拍手就站了起来,“走!淘宝网tao800咱去看看! ”令她吃惊的是,听到这个消息,有人比她还激动,那就是西柳服装市场纺织协会的两个常务副会长,掏宝网购棉衣在西柳大市场摸爬滚打20多年的“大咖”级人物,也非常想要去这个村,“这村子就在他们身边,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看来还是真‘藏’得挺深! ”如此神秘,陶宝购物网货到付款更激起了黄琳的好奇心。一上,她就心想着,这是“本报调查”一个绝佳的题材。接下来的采访中,黄琳更有三个“想不到”。 记者黄琳“淘”出辽宁淘宝村2016年7月10日淘宝网tao800 第一个“想不到”是“店厂合一”。一张桌上一溜儿是三台电脑,对面是一台平缝机、一台码边机、一台熨烫机,网上接单、裁剪、缝纫、熨烫、包装……一整套流程,就在加起来不足20平方米的空间里进行。客服、裁剪工、包装工……均由店主一人完成。这样“店厂合一”的场景,惊呆了黄琳一行人。 记者黄琳“淘”出辽宁淘宝村2016年7月10日淘宝网tao800 “当然,这只是朱家村数十家淘宝店中的‘最低版本’,也是这里淘宝网店起步的一个缩影。 ”黄琳说,随着村里淘宝网店越来越多,朱家村已经开始专业化分工,有专业的裁剪。当年第一个开淘宝店的“元老”也注册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和镇上的服装加工厂合作经营。黄琳说,朱家村第一个开淘宝店的年轻人,最开始打算从西柳服装市场进成衣网上,但当时对网购不甚了解的业户认为“你网上能几件啊”,网店店主拿不到服装最低批发价,淘宝网tao800无奈之下才自己加工。 记者黄琳“淘”出辽宁淘宝村2016年7月10日淘宝网tao800 第二个“想不到”是1400口人的村里,开了200多家淘宝网店,有800多人为之服务,一年网上额超过1500万元。 记者黄琳“淘”出辽宁淘宝村2016年7月10日淘宝网tao800 第三个“想不到”是朱家村一直“深藏不露”的原因,竟然是开了淘宝店赚到钱的村民们怕露富。 采访中,他们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自称就爱“胡思乱想”的黄琳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她说,我们的报道让朱家村“浮出水面”,如何引导朱家村“做大做强”,则需要当地好好谋划一下顶层设计。 记者黄琳“淘”出辽宁淘宝村2016年7月10日淘宝网tao800 本报调查的稿子,线索不易得,采访需要很扎实,写稿需要多思考……但是黄琳很喜欢。她说:“最可贵的是有本报的声音,‘本报调查’的价值就在于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能对相关领域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这是党报的所在。 ” 对黄琳的采访,从常规开始,在饥肠辘辘险些错过食堂开饭时间中难解难分地结束……原来,辽宁日报新闻大厦34楼的那个传说不假:“如果你看到有三个女人凑到一起聊得眉飞色舞,话题不是零食、化妆品和衣服,而是在唠新闻、说,那其中一定有黄琳、高爽、柏岩英……” □新记者/邢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