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是主机的窗口,可以说我们和主机的一切交互都离不开显示器,一款好的显示器可以提升你的操作体验和工作效率,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款性价比还不错的显示器。
AOCE2270SWN
AOCE2270SWN产品亮点为窄边框设计,DCR丽比技术和分屏显示,是LED显示器,屏幕尺寸21.5英寸,面板为TN,分辨率为1920×1080,今天推荐的性价比最高的一款。
参考价格:499
飞利浦243V7QDSB
飞利浦243V7QDSB产品亮点为广视角,三面窄边框,低蓝光不闪屏,LED面板23.8英寸,最佳分辨率为1920×1080,可视角度为178/178°接口有D-Sub(VGA),DVI-D,HDMI,显示器显示画面的效果很好,色彩鲜明,画面逼真。屏幕低蓝光护眼,减少眼疲劳。浏览网页,看视频字体清晰,画质感不错。
参考报价:789
三星C32F395FWC
淘宝三星C32F395FW产品亮点为1800R曲率,不闪屏滤蓝光,16.7M色彩显示,178°广视角。屏幕为LED广视角显示器,适合电子竞技,屏幕尺寸为31.5英寸,VA面板,最佳分辨率1920×1080可视角度178/178°视频接口有HDMI,Displayport
参考报价:1188
泰坦军团N32SKPLUS
泰坦军团N32SKPLUS配备31.5英寸高规格VA面板,16.7M色数搭配95%sRGB的色域,带来更清晰的画面细节。背部为ABS+PC高性能材料,背部光条造型打造出了更富有个性的电竞背光外观。接口方面支持DP、DVI以及HDMI接口,全方位满足不同的视频信号输出需求。
同时底座配备了角度支架,可以自己手动调节显示器的俯仰角度。刷新率为144Hz,带来了更为流畅的游戏画面表现,可以说用了就回不去了。
参考报价:1799
航嘉X3481CK电竞显示器
航嘉X3481CK电竞显示器使用三星的VA面板,34英寸、3440*1440分辨率、100Hz刷新率和1800R曲率。100Hz的刷新率较传统的60Hz动态游戏画面更顺畅,配合AMDFreesync,杜绝了画面卡顿和撕裂的现象,1800R的曲率和21:9的超宽屏则带来极高的沉浸感。
航嘉X3481CK还内置了OVERDRIVING过驱动技术,能够加快液晶分子的响应速度,有效减少拖尾现象的出现,而85%NTSC的色域覆盖范围也保障了屏幕的色彩表现。
参考价格:2099
▼
商务合作 kejimeixue@163.com
大家好,我是入坑13后肠子都悔青了的鸭鸭
本来吧,自从拿到iPhone 13 Pro Max 1TB远峰蓝后……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 发朋友圈得瑟一下 给大伙录开箱视频。
但万万没想到,iPhone 13 Pro Max竟然这么厚!(不是)
咳咳,言归正传。
厚度这件事,一只鸭掌拿不过来的话,那就两只~
真正让鸭肠子悔青的,是知名外媒TechInsights曝出的iPhone 13 Pro成本估算结果。
在这份估算报告中,TechInsights对手机进行了拆解,并依次列举出13 Pro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价格,再综合硬件成本,估算出一台手机的成本。
芯片成本
iPhone 13 Pro依旧采用“铁包肉”式的双层主板设计,在A15仿生处理器的上方,是一颗叠加起来的海力士制造的6GB LPDDR4X内存。
此外,手机还使用:
“NXP”恩智浦显示端口芯片
Skyworks 芯片
多种电源管理芯片(PMIC)
屏幕供电用的德州仪器电源芯片
老实说,单从整整齐齐的主板拆解图中,本鸭就已经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强迫症
——主板上虽然集成了大量芯片和零部件,但却错落有致、井然有序。
当然了,既然芯片是成本的大头,那么供应链的成本就可能直接影响成品价格。
最近冲上热搜的“iPhone 13系列或将涨价”,给出的理由正是芯片供应商台积电的成本涨了。
核心元器件成本
这还没完,在另一层主板上,放置了通信相关的芯片,包括咱熟悉的高通骁龙 X60 5G 基带、高通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等:
在主板背面的,同样出现了咱熟悉的“KIOXIA”铠侠,上面是它制造的256GB NAND闪存芯片。
此外还有定制的音频解码器/音频放大器,以及一颗恩智浦提供的NFC控制芯片:
那么综合来看,iPhone 13 Pro 256GB版的硬件成本估算为570美元,约合人民币3674元。
参考iPhone 13 Pro 256GB的发售价:
美版定价1099美元
国行定价8799元人民币
iPhone 13 Pro 256GB的“硬件成本”各自约合成本的:51%/41%
如果按国行定价和估算成本计算,卖一台iPhone 13 Pro的价格差来到了5125元人民币。
U1S1,这一成本价相比上一代的iPhone 12 Pro着实高了不少。
在iPhone 12 Pro 256G上,TechInsights给出的硬件成本为548.5 美元,而同等价位的三星Galaxy S21+成本也只要508美元。
那么,按照日本知名的调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去年对iPhone 12/12 Pro的估算结论:Pro版比基础版成本高33美元。
因此,今年入门版iPhone 13的硬件成本大致为537美元,约合人民币3461元。
TechInsights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iPhone 13 Pro成本增加的原因是:
涨价的NAND闪存
制造成本更高的A15处理器
小幅度提升的手机外壳制造成本
成本上涨的120Hz高刷定制AMOLED显示屏
有意思的是,TechInsights并没有提及iPhone 13系列正面刘海变化带来的成本波动,并且在对比环节可以发现:
iPhone 13系列的前置传感器和相机部分并没有任何缩水,因此就不存在成本的明显变化~
老实说,硬件成本确实只能算手机整机成本中的一部分,毕竟研发成本、开模成本、宣发成本等其他类的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
和外观动辄大改、技术迭代激流勇进的安卓旗舰们相比,并不见得苹果的研发成本会比安卓厂商们高多少。
毕竟,隔壁“友商”可说过,硬件综合利润率不超5%:
——说白了,跟“友商”比,说iPhone是“暴利”也不为过。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就曾提及苹果利润高的问题:
苹果的市场份额仅为13%,却拿走了66%的利润
国产机们份额过半,却只有10%左右的利润
无独有偶,在今年4月末,苹果公布了2021财年第二财季业绩,其中净利润为236.30亿美元(约合1530亿人民币)。
而该财季的营收主要来自于iPhone产品,达到497.38亿美元(约合3222亿人民币),占了总营收的55.6%。
反观国产手机大厂,小米2021年Q2业绩中,手机的收入也只有591亿人民币。
要知道,刚好在这个时间点,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发布的分析称:小米以17% 的份额超越了坐拥14%份额的苹果。
如此看来:出货量比还高的小米,手机利润却不足的五分之一!
但即便如此,iPhone依然“一机难求”:
这不就是妥妥的机圈版“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优势方愈强、劣势方愈弱的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
所以说,瞅着手上这台加价提的iPhone,本鸭肠子都悔青了……